“竹筍”化石
“螺螄”化石
奉節縣興隆鎮杉木村村委會前的廣場,鋪著一些加工過的青褐色石磚。這些可不是普通的石頭,上面竟長著“竹筍”,還有“螺螄”和“豬兒蟲”。
昨日,經專家鑒定,這些石頭都是4億多年前的震旦化石,僅見于我國,比較珍貴。
發現
廣場石磚里有竹筍圖案
李寬是興隆鎮社保中心工作人員,杜紅馗是縣就業局平臺科科長。22日,本來是星期六,兩人一起加班,到興隆鎮杉木村調查充分就業社區建設情況。
因負責該項工作的村會計正在開會,兩人便走到村委會前的桃源居廣場溜達等候,該廣場大約有1000平方米,全部用青褐色的石磚鋪成。
“咦?這石磚里怎么有些長了竹筍?”細心的李寬突然發現灰褐色的石頭上有些白色斑點。走近一看,斑點竟長得像“竹筍”,由黑色和白色組成,還像竹子一樣有幾個竹節。
好奇的兩人立馬開始四處搜索,圍著整個廣場尋了個遍,發現大約50塊石磚有帶白色斑點的圖案。其中,最多的形狀是竹筍,有的還長著一條小“尾巴”,活像當地一種叫“豬兒蟲”的蟲子。另外,有一塊石磚中還發現了一個長得像“螺螄”的圖案,大概有拳頭大小。
對化石比較了解的李寬當即就拿出相機拍照,后來還帶著卷尺去測量,“竹筍”最長的有40厘米,最寬的有9厘米,而“螺螄”的直徑大約5厘米。
隨后,李寬將這件事向興隆鎮和奉節縣的領導進行了匯報,并把一些照片發給了三峽博物館的專家。
專家
是4億年前海洋生物化石
“這些都是震旦角石,是我國特有的化石之一,比較珍貴。”昨日,重慶自然博物館館員、地質古生物學博士張鋒在看到李寬所拍攝的照片后表示,照片中的“竹筍”“螺螄”“豬兒蟲”都是古代海洋中的無脊椎軟體生物化石,屬頭足類鸚鵡螺吵目。
據介紹,震旦角石有直角和彎角之分,“竹筍”屬于直角震旦角石,“螺螄”“豬兒蟲”則是彎角震旦角石。目前的研究表明,震旦角石僅產于中國,因此較為珍貴。
張鋒介紹,震旦角石屬于古生代奧陶紀海洋生物化石,距今大約4.4億年。古時候,奉節在內的三峽地區均屬于海洋環境,后來由于地質變化,這些海洋中的生物被埋在了地下,之前在三峽地區也曾經發現過類似的化石。
說法
石頭可能來自湖北恩施
桃源居廣場于去年10月完工,整個廣場大約1000平方米,全部是用60×60的正方形石磚鋪成。
“這些帶有圖案的石頭可能是從湖北那邊運過來的。”杉木村村主任向紹勇介紹,雖然廣場的石磚是在當地三角壩改石場加工的,但去年4月,他在湖北恩施太陽河鎮買了一座山開采石頭,再運到村里改石場加工。廣場施工前,村里從沒有發現過類似的石頭,因此他判定這些帶有圖案的石頭,是從恩施那邊運來的。
勻た政府
挀在核實情況或進行開發
“目前我們正在進行情況核實。”奉節縣文管所副所長雷庭軍透露,以前奉節也零星發現過古化石,不過從沒有發現這么多。目前縣文管所已經委托天坑地縫的管理方進行實地調查,如果在杉木村周圍還能發現成片的古化石,將會考慮進行旅游開發。
“希望能夠將這些角石保護起來。”重慶師范大學專家趙純勇建議,杉木村正好位于天坑地縫旅游風景區,當地政府可以將這個廣場進行保護和旅游開發,讓年輕人在此感受滄海桑田。重慶晚報羅靜
(責任編輯:羅園)
[1] [2] 下一頁